完全集中在內在
再一次親密的遇見自己
我們開始進入難以忘掉自己的狀態
開始比較難
不在覺知中
這是算進步
首先我們都確定
覺知中心是喚醒的
額頭是充滿能量與光
在覺知中認出你獨特的自我感
不但是覺知
是自我的覺知
這個空間,這個中心
這個滿滿的喚醒的能量場
就是你,永恆的本質
不變,不朽,非死亡的本質
覺知,純粹覺知
是純粹
因為它不需要透過外在的對象來認出自己
它可以直接覺知到它的在
自己肯定自己,自己認出自己
所以我們稱呼它純粹
從它的身上,念頭可以誕生出來
從它的身上,觀察可以誕生出來
之前當我們的本性還沒有被打開
我們在活出來頭腦創造的自我
後續我們有在認出自己是觀察者
我們現在清楚那個兩個身份
都是一來短暫的現象
所以它們本身沒辦法停留
因為當現象消失
身份會跟著消失
所以頭腦的自我
本身是空虛的
觀察者是空虛的
因為當念頭消失
那個自我感就不在
當觀察的對象消失
觀察者也是跟著消失
之前因為只有那些我是存在的
我們的思想是沒辦法停
我們跟對外在的關聯,也是持續不停
因為我們一直要肯定我們的在
為了保持一個存在感
我們不斷地跟外在互動
不斷地往外投射
一直失去跟自己的連結
到最後不知道自己是誰
連結不到,要找回來很難
持續不斷一直在忘掉自己
也不清楚怎麼真正的站在中心
成為真我
那現在我們要重新排列
我們最根本的身份
以人性層面
是我們純粹覺知
這個要打開
它主要就是處在額頭這個位置
因為觀察也是在這個位置發生
然後當我們詳細的認識這個空間
我們就發現觀察和觀察者是稍微往前面
在額頭空間
純粹覺知是稍微在觀察者的後面
當純粹覺知不夠清楚,明顯, 強壯
那觀察者的身份還在運作
它還是主要的身份
當純粹覺知變成足夠強壯,明顯,清楚
它就成為這個空間額頭主要的身份
它就是新的主角
這個時候我們就持續不斷
讓純粹覺知待在這個前面的位置
穩定在那邊
讓它成為我們新的內在底線
所以就變成了我們的真我
又成為我們主要的身份
當它們需要思想
當它們需要觀察
那個都是從它身上誕生出來
這個就是正確排列
到這個階段這個我們有做到
純粹覺知有成為我們的底線
我們主要一直在處在那個狀態裡
我們就是在能量層面在穩定
我們也是在認出層面在穩定
我們在超越能量的上下起伏
到一個充滿能量喚醒的,有光的品質
這個幾乎沒有什麼大的起伏
這個就是停留在一片覺知的光裡
一開始覺知喚醒的時候
它就是一個能量場在打開
一直上下起伏
當這個能量場有進化到一定的層次
它就變成一片光
在這個光中另外一部分
就是我們要深層的認出
這個光就是我們
那個就是我們的本性
我們越來越認出
我們越來越成為
越來越成為~真我
一直處在這個地方足夠久
那我們的身份也被徹底的轉換到純粹覺知
那我們大部份都幾乎在這個位置上
根本身份已經轉移了
透過持續不斷待在這個位置
那除非純粹覺知有開
我們很難遠離頭腦,克服念頭
因為觀察念頭都是在這個位置裡
當純粹覺知又佔主要的空間
那個時候我們就容易克服頭腦,遠離它
也沒辦法完全
因為完全只有辦法發生
當我們純粹覺知又進去三摩地
那個就是源頭
可是意識沒辦法進去源頭
除非存在有進去源頭
所以這個就是一個進階的修行
在這個階段我們就是在超越,遠離
打開一個內在空間
所以我們不是一直掉入到思想裡
被潛意識的思想上
一直被拉扯
所以第一個解脫就是
從無意識解脫出來
從潛意識解脫出來
從集體意識的遺忘狀態解脫出來
從自己古老的遺忘狀態解脫出來
從無知,忘掉自我
迷失在外在這個狀態解脫出來
那如果內在有任何的障礙
阻礙我們覺醒
這個要被清理
我們就需要從苦解脫出來
要真正的覺醒跟提升
內在的苦都是要走完
如果你有任何的意圖
還是覺得從苦的身上你可以受到學習或是利益
那這個就是要走完
也是內在要檢查有沒有任何的意圖或是詛咒
不要自己醒來
當我們醒來
我們真的看到一個新的世界和發現很多
可是覺醒不會解決問題
它只是把我們真相放大給我們看
所以要進入一個真正平安的狀態
在超越之前
要真正可以超越
真正可以提升
提升也不是逃避
那我們內在就是要真正進入一個平靜狀態
平靜狀態都是來自於有充分的療癒自我
做人不容易
人的心就是很敏感
會容易得到傷害
也是會容易傷害別人
所以做人的這個故事是需要被療癒
療癒到一定的層次
覺醒跟提升就不會受到很大的障礙
雖然我們會持續不斷一直在意識層面進化自己
只要我們是人
我們就是一直在人性層面在進化自己
這些基本的解脫都發生時
就是真正準備可以醒來
當純粹覺知被充分的覺醒
我們就是要學習
怎麼沉澱在覺知裡
我們要在這個活躍的覺知狀態學習怎麼休息
休息不是因為你累
休息就是一個深層的放輕鬆
在學習怎麼在吸氣跟吐氣之間平衡自己
讓這個活躍清晰的覺知狀態
進入一個歇息狀態
一個放輕鬆 沉澱狀態
當我們真的可以在吸氣吐氣
清醒歇息狀態之間靜心
我們的純粹覺知就是進入一個自然的狀態
自然的狀態
感受就是很溫柔很溫暖
額頭全部的空間都是光與能量
沒有任何緊繃
沒有感覺脹
非常舒服
你就是可以待在那個光中
不斷地認出那個就是我
這個就是對的喚醒純粹覺知的狀態
那如果覺知沒有被喚醒
都是很難以克服頭腦
很難以維持在那個 No Mind 享受狀態
你可以有一個完全擴展的意識
喚醒的意識在全部頭部空間
可是除非純粹覺知是被充分地打開
很難克服念頭
當你一直掉入到思想裡 到潛意識思想
你內在的能量場一直在分心
所以你在培養出來頭腦的自我,虛假的自我
我們要怎麼真正的用我們的頭腦
它要成為我們的工具
然後只要我們決定要思想
我們就用意識創造念頭
刻意的創造它們
這些念頭會有不一樣的品質
會清楚
你會感覺它們的震動頻率比較高
那個思想會有規律,會有意義
不會有重複浪費的一些思想
所以潛意識一直要在
因為我們需要它
可是我們不是需要一直掉入到潛意識思想裡
當純粹覺知變成足夠強壯
那我們就可以容易克服它的自動發生
那純粹覺知變成穩定在能量層面和在認出層面
下一步就是打開純粹意識
純粹意識是屬於我們的靈魂
當我們要真正的進去靈魂的領域
我們就從純粹覺知進化到純粹意識
純粹意識比較廣泛
它不但在針對我們的個人
它是在針對我們超個人的部分
靈魂是屬於這個地球
它是屬於超越的
它是屬於這個宇宙
當我們要打開靈魂的意識
我們都是透過一個很深的臣服
對宇宙
那誰要臣服
就是人性的自我
人性的純粹覺知
那個自我就是要對宇宙的自我臣服
那個時候靈魂的意識就會產生
靈魂的意識產生
它就會充滿全部頭部空間
那頭部空間就是在針對你的個人
個人的高我
可是當純粹意識變成熟
它就會開始包含一切
你看到的一切
你就是跟它們有關聯
不但跟它們有關聯
你們是跟它合一的
在一個擴展無止盡的純粹意識狀態
你就很清楚
你就是跟超個人的一切是完全在一起
所以我們稱呼它
純粹意識而不是純粹覺知
因為覺知只有辦法針對某一些眾生
他們要有個人感
可是一切都是意識
雖然不是一切有能力有自我覺知
所以意識是包含一切
它是比較廣泛
它是無止盡的
所以比較進階狀態也就是純粹意識
那在純粹意識中
一樣
我們就是在喚醒它的能量場
除非那個能量場被喚醒
我們很難認出自我
雖然要打開任何的能量場要從認出開始
因為能量會跟隨著注意力走
當我們注意到我們的真我
那個能量就會開始打開
當能量打開
它會幫助認出一直發生
當認出是持續不斷
它也是在幫忙能量場繼續打開
它們是相互關聯的
彼此幫忙,彼此協助
然後當我們打開純粹意識
我們就進去第三個穩定層次
那個就是臣服
持續不斷地臣服
要真正穩定在意識層面
我們就是要在能量穩定
在認出穩定
也有要在臣服穩定
所以當我們進去純粹意識
我們就是在穩定上面進入一個更完整的狀態
意識要完整
在個人層面,靈魂的意識就是要打開
首先頭部就是要充滿能量與光
那個就是個人靈魂的光
在閉上眼睛的時候
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垂直性的臣服
繼續擴展這個空間
在張開眼睛的時候
我們就是用一個水平性的方式來臣服
那個時候我們就打開我們的自我跟宇宙的連結更深
第二個主要的中心
在頭部中,在意識中
也就是在後腦勺
第一個就是在額頭
純粹覺知
第二個就是在後腦勺
這個後腦勺的中心也就是通往宇宙的大門
當我們純粹意識被充分的覺醒
我們就是在意識中
往後靠、往後垂、往後臣服
通過那個大門我們就開始進去宇宙
一開始入門的時候
純粹意識會越來越強
越來越光亮
之後我們就會轉移領域
那個時候我們就直接
喚醒的靈魂意識就會進去宇宙意識
它會先遇見宇宙
宇宙的觀點
宇宙的意識
一開始只有連結
然後靈魂就進去
其實一開始是靈魂連結靈魂進去
可是下一步就是
宇宙就會進去靈魂
那個時候宇宙的領域就會帶到內在
然後宇宙就會成為你主要的身份
你就是從宇宙最深的整體的內在身份在看到這個世界
所以我們一直在打開一個越來越深的身份
從人性到靈性到神性
從人性的個我到靈性的個我
那個也就是靈魂
到整體的個我
那個也就是大我
宇宙的自我
最終我們不是成為宇宙
可是宇宙就會拉回到內在
成為我們最深的身份
我們內在的底線
從這個宇宙角色
我們就在透過我們的個人的身份
來體驗這個世界來做人
那個時候我們就是從最廣泛的觀點在這個世界裡
除非你進去宇宙
你在意識層面不會得到解脫
你只有辦法感受一個非常喚醒
無止盡的意識狀態
跟一切是合一的
可是那個合一狀態還是在那個在的領域
當我們進去宇宙
其實那個就是一個水平性的三摩地
當我們再往後臣服
我們在進入一個水平性的三摩地狀態
等到我們真正進去領域,進去宇宙
然後把宇宙帶到靈魂裡面
那個時候我們就真正的從這個個人身份解脫出來
從這個在的領域解脫出來
雖然宇宙還是屬於顯化世界
那一個狀態是一個解脫狀態
所以我們在學習
怎麼喚醒,透過吸氣
我們是誰,透過吐氣
這個喚醒的自我
再回歸到整體
只有辦法可以進去三摩地
當你有一個自我存在
如果你的自我不存在那誰要進去三摩地
那個就變成你進去對的地方
可是缺那個人,缺那個主角
你要真正的享受解脫狀態
你要 在
就是像你在海洋在游泳的時候
如果你感覺不到你的身體
你要怎麼享受游泳
你要怎麼享受
你沒辦法感覺你跟水中間的差別
你沒辦法有這個游泳的感受
因為你沒有一個自我
你感覺不到你的身體
為什麼你是投胎的
當你沒有投胎
然後你在一個合一狀態
其實在一個合一狀態沒有任何體驗
只有在
你是投胎
因為你要完全經驗這個旅程
這個回歸到合一的旅程
可是你最享受的時刻不是合一那個時刻
是合一之前那個時刻
是當你在快要合一了
然後你就是在感受
這個融合唯一的那個頂點
當你要真正享受宇宙
你就是要完全成為真我
所以你有一個我可以享受它
否則你只是宇宙在一個自我體驗狀態
如果是這樣子那你不需要投胎
因為投胎都是為了這個旅程
當你進去宇宙那個時候
雖然感覺像它是另外一個領域
那個領域其實它是包含這個領域
我們只是被收縮在小的領域裡
屬於這個地球,這個現實
可是這個現實以外
是有一個更真實,更根本
更廣泛包含一切的一個領域
其實我們的地球
我們體驗的現實是來自於宇宙的
所以當我們進去宇宙
我們回到原點
當你進去你就會很清楚
你是離開你的中心很久了
可是對的位置就是在宇宙裡
那個就是深度的問題
有一些人他覺得它是頭腦
因為他只有那個深度
有一些人覺得它是觀察者
因為他只有那個深度
修出來的
會發現它們是純粹覺知
因為它就是在那個程度
修越深你就發現
你就是靈魂
不單只是人性的覺知
修再深
你就會成為宇宙
那個就是深度的問題
如果你也深入你內在夠深
你會一直轉移轉移轉移身份
當你成為最根本的你
最廣泛的你
包含一切的你
你就會成為包含一切
透過個人在體驗
這個美好的世界
這個美好的人生
那我有講到這些好幾次
或是重複
所以你清楚你學了多少到現在
當你得到那個觀念
對的觀念
看到這個地圖
你就會知道怎麼走
你下一步是什麼
你前一步是什麼
你保持一個謙卑狀態
因為一直都是有空間可以成長
持續不斷這個進化
也就是無止境的
雖然這個道路是有一定的階段性門檻
我們完全在純粹意識現在
再確定純粹覺知的品質
頭部是滿滿能量與光在
這個喚醒的狀態
這個清醒的狀態
這個敏銳的狀態
這個活躍的狀態
我們在沉澱
我們在吸氣吐氣之間達到平衡
我們在意識中沉澱
現在再深入這個狀態
光中沉澱
無止境的喚醒意識狀態
不是一個解脫狀態
純粹意識跟宇宙意識主要差別
是純粹意識它就是最廣泛的覺醒狀態
可是雖然你醒了
你還沒辦法解脫
你還是屬於這個領域
解脫是一個非常清楚的自由感受
你從你個人的自我解脫出來了
你本身的身份完全是歸你的個人
你的人你的人格
你要怎麼真正的變
當你要真正變一個人
其實你進去宇宙意識
你自動變了一個人
之前一切都是在針對你的自我
你從早到晚一直在想你的自我
一切都是跟你的自我有關
當你進去宇宙
宇宙又成為你的新的自我
那個時候你就是真正活出來
一個真正全面性的覺醒狀態
在意識層面
那個時候你就是大我
在為大我
你不是個人的我
一直在想,一直在運作
連靈性的個人我
那個靈魂
還是有很多個人的要求,個人的欲望
當你成為宇宙的自我
不一樣
你就是宇宙在為宇宙
雖然你還在透過個人的角色在走你的人生過程
可是你真的變成廣泛
你不但有個廣泛的觀點
你成為了一個真正廣泛的人
覺醒就是在認出
你在扮演一個角色
那個角色是短暫的
你在一個電影裡面
可是有一個更根本的現實
它是永恆的
它是你靈魂的旅程
這個是你真正在走的過程
你覺醒你就會知道,你會清楚
可是除非你解脫
你沒辦法從那個電影走出來
除非你真正成為自由的
從那個電影走出來
你沒辦法體驗
意識它真正可以走到的層次
覺醒要走到解脫
才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