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地明白什麼是沉澱在 ~ 在
如何讓在沉澱,如何讓意識沉澱
這個臣服,這個歇息狀態
怎麼定住在內在,怎麼感受在
透過不斷地感受在,它會被喚醒
不斷地成為越來越敏感,不斷地臣服、感受
什麼是沉澱在存在裡,現在直接學習
如果還沒有感覺重量在丹田,它會慢慢地發生
當能量一直往下垂,更多能量會一直累積在丹田
專注在吐氣上,然後當吸氣要發生時
能量不會跟吸氣往上
所以在吐氣中能量是往下
在吸氣中能量是保持
在吐氣中能量繼續往下
在吸氣中能量是保持
如果還沒有感覺大地的地心引力的拉扯
那就是要越來越敏感
因為這個力量一定在對自我拉扯
否則會漂浮在空氣中
因為太熟悉了,落地踏實站在地上
自我不知道、沒有感覺到地心引力
可是它確實是存在,一直對身體有拉扯
自我只是開始對這個現象敏感、有覺知
越覺知到它,越對它臣服
越對它臣服,它越對自我拉扯
很深的內在允許,一直往下
臣服的心,往下垂的能量
生命力都是一個往上走的方向
當自我要進去自己的在,能量都是往下
所以自我在對抗生命力
生命力是一股意願
可是臣服是一個非意願狀態、在放下意願
朝向ㄧ種內在死亡狀態
一開始喚醒存在的時候
自我在學習如何垂直性的臣服
透過這個臣服,自我的在會漸漸地喚醒
當自我的在喚醒時
也就是靈魂體成為清楚
明顯,比肉體還要明顯
那個時候有可能準備好
移動自我的存在,也就是個人的靈魂體
到另外一邊
在丹田就是有一個門
存在的門就是這裡,通往源頭
也就是通往源頭的門,也就是在
存在的中心就是丹田
當靈魂體被足夠喚醒的時候
它就會自然想要走到下一步
下一步就是要穿越這個門
那個時候靈魂就是要學習如何全然臣服
它要臣服到什麼程度
它要臣服到它沒有任何意願
跟隨著生命力往上的方向走
每ㄧ次吸氣,在喚醒生命力
每一次吐氣,在進入一個沒有意願的狀態
源頭是什麼
它也是最原始的空無、最原始的空
要進入這個空
頻率要它相合,要一直空掉
一直臣服、一直臣服
臣服到生命力的底線
所以只要吸氣,存在一直在吐氣
只要生命力喚醒,往上在走
自我不斷地在往下臣服,超越它
這個臣服是一個藝術 the art of surrender
學習放下 letting go
越來越深,越來越深,越來越深
放下足夠就會進去超越 the Beyond
會被源頭吸取
這個時候就回到源頭了
源頭也就是存在的來源
首先,自我就是要不斷地臣服
臣服到丹田、到靈魂體
也就是靈魂體要被足夠地喚醒
然後時間到了,就可以穿越這個門
可是不能抓這個時間太早
因為如果太早,自我雖然是盡量穿越這個門
可是靈魂體還沒有被充份的喚醒
就變成自我會進去這個源頭、會進去這個空
可是沒有很大的感覺,只有一個平靜的感受
很溫和、很擴展、很平靜的感受
但它不是解脫
要有一個完整解脫在存在上
存在層面就是要有一個完整的存在感
個人的存在感
這個完整的存在感也就是靈魂體
它就可以盡力解脫
這個時候,自我可以深深地感受自己的在
自我有能力感受存在的海洋
如果自我的存在感不夠強
進去後也是感受不到這個海洋
有能力感受到存在的海洋
是因為個人的存在是明顯、清楚
最好只有進去源頭,當時間到
那也有一種情況,如果提早進去源頭
可是沒有真正足夠地喚醒個人的存在
有可能進去源頭的時候也不會出來
這時候就是要接受
一個很淡的存在於海洋的感受
大部份的人要穩定在源頭裡面
這是一個起伏的過程
它會先進去,然後離開
每一次進去,每一次離開
它會待越來越久
也許第一次進去幾秒
下一次再多幾秒、也許一分、也許兩分
也許三分,會一直增加能力待在源頭裡
因為我們有生命力
它一直在把自我的存在往上拉
所以要進去源頭、要對抗自己的生命力
才有辦法進去
這個是需要技巧、需要學習臣服的藝術
還有一種情況
也許進去源頭了,有能力停在那邊
因為源頭本身也有它自己的重力
所以它是一直在迎接自我、對自我拉扯
進去的時候,也不一定那麼容易出來
可是如果沒有喚醒清楚的在
進去就是接受很平凡的存在感
擴展的存在感
最好每一個階段慢慢完成,不要急
因為在靜心中要平衡在沉澱
什麼都沒有做
沒有在朝向任何方向,只有享受在
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朝向一個清楚的方向
是利用自我的能量通往下一個層次
靜心要平衡在沉澱與有方向感裡
第一步是動態的,也是平靜的
一直在臣服、臣服並往下垂,這個就是動態
可是當沉澱在丹田,就是平靜的,沒有在動
這個狀態變成熟、明顯、清楚
就開始朝向另外一邊,開始在通往源頭
這個時候一樣要臣服,這個是動態
可是當自我進去源頭的時候
就是在那邊沉澱,不再動了
什麼是全然平靜 absolute and complete peace
三摩地的狀態是一個全然的、百分之百平靜的狀態
它是完美,它沒有少於完美
當進去那個空的時候,會成為全然平靜
會超越相對的世界 the relative world
不管是三摩地在存在上或是意識上
那是一個全然平靜的狀態
當意識進去三摩地
才可以徹底地超越頭腦
之前意識還是與這個相對的世界有連結
當自我開始感受它的在
靈魂體就會被喚醒
自我感覺到清楚的在
然後會越來越有能力體驗
什麼是真正的平靜,自我會越來越平靜
可是如果認真察覺
這個平靜還是有一些波浪
還是有一些能量在動,雖然它超級平靜
可是它還沒有抵達一個完美狀態
那當自我進去源頭的時候
存在跟那個原始的空會共振成為空
像原始的空
這個時候就會體驗
什麼是一個完全不動的狀態
因為在在的領域,也就是顯化的領域
這個是一個不斷地在變動的領域
只要有現象就會有變動
可是在原始的空裡
沒有任何內容也沒有任何現象
它是完全空
它是不變的,它沒有任何起伏,它是空的
可是它也不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
雖然它什麼都沒有
它是一個非常清楚的空間
進去它,自我才清楚
當存在體,也就是靈魂體完全被喚醒
然後當靈魂體移動到源頭裡
自我就會抵達完美的平靜
這個時候不但存在有進去源頭
也會從身體得到解脫
意思就是,雖然還是有個人的存在
自我會突然跟一切的存在融合
存在像意識一樣,是一個海洋
它是一樣的海洋
只是說它是另外一個面向
整個存在會進去海洋裡
當意識解脫進去宇宙意識
只有腦海這個空間得到解脫
可是當存在有進去源頭
整個存在都會解脫
當意識有解脫與存在有解脫
已經到一個非常不得了的狀態了
雖然不是最高的狀態
它已經是一個蠻全然的解脫狀態
所以自我先好好地喚醒它的意識
明亮、光明、清楚的在
同時喚醒靈魂體與清楚的在
在透過那個門的時候
雖然要進去這個沒有意願的狀態
自我沒有意願的狀態是什麼狀態
有意願的狀態就是一個生命狀態
沒有意願的狀態是一個死亡狀態
進去源頭
必須經歷一個死亡般的階段性門檻
因為有經歷這個存在層面的死亡
自我會在源頭裡面重生
這個解脫,就是一個完整存在層面的重生
所以這個時候要真的學習什麼是臣服
臣服到它的底線,到它的底部
要不斷地臣服,到沒有任何意願了
變成沒有意願維持這個分離感
沒有意願,也是喚醒個人的存在
也就是自我真實的存在
因為是靈魂,它也是分離的
它還沒有跟存在合一
所以自我在放下自己的分離感
自我在讓自己的分離感消失
在讓個人的分離感走向死亡
當自我有辦法
可以幾乎死得足夠久的時候
在那個死的狀態,不是真正死
也不是肉體會死
自我會在吸氣與吐氣的中間穿越進去源頭
在那個狀態沒有任何呼吸在發生
這個就是那個死的部份
進去這個點,變成身體在吸吐、吸吐
之前自我的存在
是跟著身體在吸吐
可是當在穿透這個門
超越呼吸及生命力的時候
變成自我跟呼吸會分開
存在跟呼吸會分開
在這個分開的時候
在這個吸氣跟吐氣的中間
在臣服的底線,會經歷自己的死亡
在這個死亡當下
就會開始穿越通往源頭的門
進去到另外一邊的時候
會一開始,只有一下子經歷源頭
全然的自由、全海的感受
去整個存在海的感受
當自我穿越了自己的生命力
生命力還是會跟自我有一些連結
它還是會想要對自我有拉扯
所以會比較容易跟隨著它
繼續往上一段時間
這個有一點像一個嬰兒
嬰兒要怎麼出生
有可能媽媽推幾次,有可能要進出幾次
才有辦法誕生
要進去源頭是一樣的過程
應該會進出好幾次
到自我準備好了離開這個分離感
也是離開在的領域
移動存在到不在的領域
不在的領域也就是那個全然的自由
不在的領域也就是一切
它就是存在的背景
人生是被播放存在的螢幕上
自我就是回到這個螢幕,這個就是解脫
因為自我會從那個電影徹底地跳出來
先熟悉這個過程,然後繼續練習
把靈魂體完全強化準備好
當大部份都準備好的時候
可以有一個體驗,也就是大概明白
這個過程在學習
一個越來越深沉的臣服
然後在放下分離的意願
允許這個事發生
靈魂體穩定是什麼意思
早上一張開眼睛就是靈魂體
一張開就不是身體了
自己的全身就是一個存在
整個存在都是能量跟光
一張開眼睛就在
走路的時候,不是身體在走路
是這個靈魂在走路
感覺在身體上有一層的能量在那邊
超越身體的範圍,就是像光球
不管在做什麼就是它在
因為它的能量要穩定
它一直上下、上下
穩定的時候它就是越來越強
一樣像意識
就是這個意識一直在上下上下
到它成為穩定
存在也是一樣
要對存在越來越敏感
存在就是可以先從身體感受存在
要先對身體非常敏感
一直感受身體,自己的整個身體
然後開始感覺大地的地心引力
真的在對自我拉扯
會感覺有一股力量在下面
一直在拉,一開始是很柔
因為自我在增加敏感度
之後會感覺是越來越強
因為敏感度有增加
也會開始感受下半身越來越重
腿變成重、腳變成重
臀部、腹部、丹田變成重
肚子變成重,就開始在進入存在感
這個時候可以感應到
這個就是地心引力在拉扯
當開始有這一個感覺的時候
就開始超越身體,感覺自我的存在
存在是跟身體重疊
只要感覺超越身體的能量場
深層地感受自己的存在
一直往下垂,它就會打開
一開始練習意識的存在的時候
就是一直要呼吸幾次到丹田
當呼吸七、八次或是十次
到最後一次的時候
就是在吸氣時於肚子中擴展
在這個擴展中
感覺一股能量沉落到丹田裡
這個重量在那邊的時候就繼續
讓能量場必須往下
因為整個身體會一直要往下
請保持一個非常直的脊椎
因為臣服的身體會想要駝背
要知道存在臣服是自我要的
而不是身體臣服
身體只是幫助自我
先感受什麼是地心引力
知道的時候,穿越它進去存在
感受源頭的重力的拉扯
這樣就不是那麼抽象,會成為比較明顯
它確實是一個很清楚的發生
一個很具體的感受
只要增加敏感度,就會感覺
每一個人都會
只有早晚感受的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