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知是喚醒的、敏銳的
意識是喚醒的、明顯的
靈魂的意識清楚、明亮
自我終於在
意識穩定,在的能量足夠
就開始進入存在
雙手放在腹部上
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
讓意識狀態維持在足夠喚醒與足夠在的層次
都是從呼吸開始,幫助存在打開
吸氣 ~ 擴展腹部,吐氣 ~ 收縮
吸氣 ~ 擴展腹部,吐氣 ~ 收縮、要很明顯
吸氣 ~ 擴展,吐氣 ~ 收縮
吸氣 ~ 擴展,吐氣 ~ 收縮
擴展 ~ 收縮,擴展 ~ 收縮
擴展 ~ 收縮,擴展 ~ 收縮
擴展 ~ 收縮,擴展 ~ 收縮
最後一次擴展收縮,然後自然擴展
掉入到丹田,能量往下
當完成這個呼吸
應該自動感覺
能量往下集中在腹部裡
這個呼吸完成
自動感覺一個重量在腹部裡
肚子是擴展的
不管在吸或是吐
腹部是擴展的
開始對自我的存在越來越敏感
身體是一個在
靈魂體也是一個在
雙方感受
靈魂體也就是能量體
自我能量的存在
能量體是超越身體的範圍
它比身體還要擴展
這是個人的靈魂
意識是透過水平性的臣服
才會被喚醒
存在是透過垂直性的臣服會被喚醒
能量是往下垂,心態是 letting go
放下,臣服,吐氣
再一次檢查
意識是不是還是喚醒的
有足夠能量的
加強注意力在意識中
繼續往下臣服
不斷地臣服,不斷地感受靈魂的在
腦海的意識是於一個清楚的在的狀態
脊椎是挺直,可是全身都是往下垂
身體是輕鬆的,可是沒有輕鬆到在駝背
垂直性的臣服
真正發現什麼是臣服
不能有任何控制、執著、抓取
任何緊繃能量直接解開,放輕鬆
先喚醒自我的存在於在的領域
當它被充份的喚醒
靈魂體比身體還要明顯清楚
臣服靈魂的在
到它有能力進入不在的領域
意識是一樣的,先喚醒它於在的領域
當有喚醒清楚的意識本我
這個意識本我
會因為進入不在的領域得到解脫
這個就是水平性的三摩地
在存在層面一樣透過臣服
先喚醒靈魂的存在
靈魂體於在的領域
時間到了,這個喚醒的存在本我
就可以再深沉地臣服
透過一個門,在丹田裡通往另外一邊
在它另外一面
也就是不在的領域 the realm of absence
這個就是源頭
意識最後要回到宇宙
存在最後要回到源頭
宇宙跟源頭是不一樣的
宇宙是顯化的一切
源頭是比顯化的還要之前
它是最原始的空無,最原始的空
所有存在、造物、萬物、也就是來自於這個空
如果空不存在,沒有東西可以存在
一樣,像一個電影被投射在一個螢幕上
因為有螢幕,這個電影可以存在
可是螢幕本身是空的,它什麼都沒有
可是沒有它,電影沒辦法存在
一定要有螢幕,電影才有辦法存在
萬物是有能力存在
因為原始的空在支持它
未顯化的領域,那就是這個原始的空
在臣服中,自我在對源頭臣服
兩個事情在發生
身體在對大地臣服
存在在對源頭臣服
大地的地心引力
不斷地在對身體拉扯
但自我沒有真的覺察到
它的力量與它的影響
它的每一秒每一刻,對身體的拉扯
可是沒有它,自我也就是在漂浮中
因為有它,才有辦法落地
雖然沒有對它很敏感地在感受
它還是存在
它的作用在身上是明顯的
源頭是一樣,它是跟存在完全連結
它也是不斷地在呼喚自我回去
它也有它自己的重力
自我進去靈魂的領域
開始發現對源頭
也是在對自己的存在有拉扯
所以自我不斷地臣服自己的存在
也是不斷地允許源頭對它的拉扯
地心引力對我們的拉扯,能量一直往下垂
一直允許自己被源頭迎接
越進去存在的領域
會感覺擴展的本我與本我的認同
不但只有在腦海裡了,它在全身
意識還是敏銳
開始整個能量場往下擴展了
不斷地增加敏感度及感受能力
往下臣服
這個階段,只有在喚醒自我的存在
於在的領域
當它被充份的喚醒
自我有一個清楚的靈魂體
清楚的在、明顯的在
一個比身體還要明顯的能量存在
那個時候自我就可以繼續臣服
超越自己個人的界線進入不在的領域
這個時候自我的存在就得到解脫
在意識層面
當自我進去宇宙,就得到超越頭腦的自由
當存在得到解脫,就有超越身體的自由
意識要超越頭腦,存在要超越身體
一樣先喚醒清楚的在,透過往下臣服
當存在的本我,也就是靈魂體被充份的喚醒
就有一個自我可以體驗解脫
如果自我沒有被充份的喚醒
提早擴展進入源頭就不會有解脫感
只會感覺擴展的存在於一個更廣泛、舒服的空間
可是不會有解脫感
就像到對的地方,可是還不知道自己是誰
所以自我要在
一個全面性的了悟,都是基於自我的存在
要清楚當自我不存在,沒有東西存在
因為只有透過自我這個體驗可以發生
當觀察者不在,世界不在
自己考慮存在要怎麼存在
如果沒有體驗者合一只有成為萬物
為了這個體驗
否則沒有任何原因要有萬物
存在的含義是透過體驗它被指導
不斷地往下臣服
敏銳意識,喚醒的在
感受意識,臣服自我的在
整個能量場一起喚醒
要清楚合一成為了萬物
自我是可以透過萬物的方式體驗它自己
可是當自我不在
存在就會失去它存在的意義
所有了悟狀態都是基於自我的在
本我要在這些了悟狀態才會完整
不但在擴展能量場,自我在發現它是誰
在越來越廣泛的層次
自己在發現自我真正是誰